《光学工程基础》清华大学(15)- 物理光学(光的吸收、色散和散射)

Published: by Creative Commons Licence

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,可以用复折射率来描述:

\[\tilde{n}=n(1+i\kappa)\]
  • 色散:介质中光速与光频或光波长有关(折射率实部);
  • 吸收:光的强度随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少(折射率的虚部);

金属的$\kappa\ne0$,在金属中入射光波的电场使得金属中的自由电子运动,形成的电流会产生热量,从而消耗了部分能量;而在介质中入射光波的电场,使介质中的束缚电子振动,发出次波并产生热能,因此也消耗了能量,所以就存在吸收的情况。

光的散射:由介质的不均匀性引起。

【光的吸收】

\[I(z)=I_0e^{-\alpha_{_{(\lambda)}}z}\]

其中$\alpha$为吸收系数,$z$为传播距离

朗伯(J.H. Lambert)定律:介质中光波的强度随距离增大而指数衰减。

\[\begin{cases} \tilde{E}=\tilde{A}exp[i(\frac{\omega\tilde{n}}{c}z-\omega t)]=\tilde{A}exp(-\frac{n\kappa\omega}{c}z)exp[i(\frac{n\omega}{c}z-\omega t)]\\ I=\overrightarrow{E}\cdot\overrightarrow{E}^*=|\overrightarrow{A}|^2exp(-\frac{2n\kappa\omega}{c}z)=I_0exp(-\bar{\alpha}z)\\ I_0=|\overrightarrow{A}|^2,~z=0处的光强 \end{cases}\]

吸收系数$\bar{\alpha}$决定衰减速度

\[\bar{\alpha}=\frac{2n\kappa\omega}{c}\]

朗伯定律 $I(z)=I_0e^{-\alpha_{_{(\lambda)}}z}$ 中的吸收系数 $\alpha(\lambda)$ 取决于物质特性。

比尔(Beer)定律:$I=I_0e^{-\beta Cl},~\alpha=\beta C$,$C$为溶液浓度,此定律在每个分子的吸收本领不受周围邻近分子影响时成立。

通过比尔定律可以测定被吸收的光强,求出溶液的浓度。这是光谱分析的常用方法

物质对光的吸收现象可以分为两类:普遍吸收和选择吸收。

  • 普遍吸收:无波长选择性,空气、纯净的水在可见光范围;
  • 选择吸收:介质的普遍属性,物体呈现颜色的重要原因。

透明物体颜色取决于选择吸收,而物体表面颜色取决于物体表面的选择反射。

观察整个光学波段,所有物质的吸收都具有波长选择性。对于不同波长的光,物质的吸收系数是不同的。

【光的色散】

介质的折射率随波长而变化的现象称为色散现象。光的色散可以分为正常色散反常色散

  • 正常色散 $n(\lambda)$随波长的增加而减少(即$\frac{dn}{d\lambda}<0$)

我们可以用科希公式$n=A+\frac{B}{\lambda^2}+\frac{C}{\lambda^4}$来描述介质的折射率与波长变化之间的关系。

  • 反常色散 $n(\lambda)$随波长的增加而增加(即$\frac{dn}{d\lambda}>0$)

反常色散是任何物质在吸收线(或吸收带)附近所共有的现象。

我们可以使用经验公式—— 塞尔迈尔方程 来描述反常色散时,折射率随波长的变化。

\[n^2=1+\frac{b\lambda^2}{\lambda^2-\lambda_0^2}\]

【光的散射】

散射是光通过某些介质时,在偏离正常传播方向上有光出射的现象。

如果媒质不均匀,就会破坏子波波源之间的确定相位关系,而子波的非相干叠加,就会形成个方向都有的散射光。

散射的生成及其特点与介质的不均匀性的尺度有者密切的关系。

1) 散射定律:一般分为瑞利散射和米散射。

  • 瑞利散射:散射体的尺度比光波小
\[ka<0.3\leftrightarrow a<\frac{\lambda}{20}\]

瑞利散射定律 $I(\omega)\propto\omega^4\propto\frac{1}{\lambda^4}$

  • 米散射:较大微粒的散射,散射强度与波长无关。
\[ka>30\leftrightarrow a>20\lambda\]

2)散射光光强:随着散射角度的变化而变化。

3)散射光的偏振:随着散射角的变化而变化。